2024年11月20日,由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为主题,有关政府部门领导、高校及科研机构专家、行业组织代表、国内外企业高管及技术人员,共同探讨全球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发展新趋势、新路径及未来可持续发展模式,旨在为循环经济发展贡献智慧,推动行业交流与合作。大会共吸引近300家单位600余位参会代表齐聚一堂、共襄盛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相关领导,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逢春,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会长王小康,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主任郝志强,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原一级巡视员宋秋玲莅临主论坛。
大会还邀请了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副总经理万鑫铭,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文峰,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监事长、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刘素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副主任张强,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副主任于琨,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副主任韦洪莲,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执行秘书长王建新,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副会长李边卓等相关领导。
大会主论坛由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副会长、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力和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张红宇主持。
大会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内容专业权威,形式丰富多样。除领导致辞、主旨报告、主题演讲之外,还包括了行业战略合作、研究课题发布、产业报告及优秀技术成果发布等精彩环节。
王小康会长在致辞中指出,我国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已实现全球领先地位。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动力电池装车量迅速提升。动力电池回收规模快速增长,预计2030年电池退役量超300万吨。尽管产业成绩显著,但在技术标准、技术创新及模式创新、回收流程优化、回收体系健全等领域仍存在诸多问题。他建议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积极推动技术创新,突破绿色技术卡点;二是加强行业交流,星球体育,畅通绿色循环链条;三是强化开放包容,增强国内外市场联动,以更大力度做好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胡倩处长在致辞中总结了北京市推进资源循环利用低碳开展的重点事项、工作成效及展望。她指出,北京市充分聚合创新及研发资源,为电池回收利用产业提供技术、人才、资金要素保障;积极开展电池回收利用示范项目,延伸产业链布局,充分聚合区域资源,已经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规范体系建设、电动自行车锂电池评估及报废回收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未来,北京市将持续发挥资源优势,深度推进产学研用协同融合,鼓励专业技术装备研发攻关和成果转化,加强政策创新和市场规范引导,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刘素文理事长指出,电动自行车作为锂电池应用的重要场景,其回收利用问题受到全行业密切关注。电动自行车产业发展速度快、市场体量大,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技术及商业模式创新弱、质量保障能力不足、利润率低、出口挑战、交通管理难度大等难题。未来,电动自行车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亟需聚焦产业链创新、政策体系强化、绿色低碳转型、加强消防安全协同等领域,规范引导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规范回收利用。
王建新副理事长指出,电池回收利用产业成为缓解资源缺口和对外依存度,加强新能源产业循环利用的重点工作。结合中国电池工业领域发展现状,他建议坚持科技引领,聚焦关键技术瓶颈,强化核心技术专利布局;强化产业链安全保障,加快国内外资源开发及利用,注重关键材料循环利用;协同绿色制造与智能制造,推动国内外碳足迹核算方法及碳足迹认证信息的互联互通。
文峰副总经理在致辞中介绍,中央决定成立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发出了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员令,充分激发了资源循环产业的内生动力。中国资环集团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压力感紧迫感抓落实谋发展。他指出,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前景广阔,中国资源循环集团作为唯一一家以资源循环产业为主业的央企,将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产业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在产业发展方面,他建议新能源电池回收再利用企业要统筹国内国际双循环、兼顾资源安全和绿色发展,加大科技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力度,加强协同协作降低回收全链条成本。文峰总表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作为行业新兵,将秉承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与行业同仁一道,为实现新能源电池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关键资源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主旨演讲环节,孙逢春院士、万鑫铭副总经理、韦洪莲副主任、李边卓副会长围绕动力电池及回收利用技术发展趋势、碳足迹核算方法、废旧电池防污控制及电池循环利用制等领域分别作主旨演讲。
孙逢春院士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关键技术发展及未来创新趋势”为主题作主旨报告。他指出,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成就显著,产业发展仍然存在安全管控难、快速补能焦虑、规模化退役星空综合(中国)官方网站,、星球体育,新技术壁垒等诸多挑战。聚焦整车及电池产业发展需求,孙院士分别从电池形态、高适应性及高安全性、回收利用关键技术、能源交通融合以及碳核算交易等方面提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关键技术趋势。
万鑫铭副总经理以“动力电池碳足迹核算方法与检测认证体系”为主题介绍了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及安全管理体系现状和迫切需求。他指出,绿色和安全是技术发展的永恒主题。我国正在抓紧制定碳核算标准,相关机构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碳核算研究工作。未来建议在国际标准互认、信息公开管理、环境影响评估、溯源体系建设等领域开展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安全管理领域,新能源汽车全周期各环节安全要素需要层层把控,他建议构建全周期安全标准体系,持续完善制造、使用、回收利用各环节安全管理机制建设。
韦洪莲副主任以“废旧锂动力电池环境管理国际比较及中国模式探析”为主题,对比介绍了国内外动力电池环境管理在法规体系、管理组织、星球体育,工作机制、主体责任、回收体系等领域的差异化特征。结合国内废旧锂动力电池发展现状及面临挑战,韦洪莲副主任重点介绍了废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并从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废电池防污处理技术、电池回收碳足迹计算方法、再生利用技术研发与试点、回收利用网络体系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
李边卓副会长以“发展循环经济,走向必由之路”为主题,介绍了我国循环经济体系在顶层设计、长效机制、模式探索、技术创新、理念普及等领域取得一系列工作成就。结合新能源汽车及电池领域,李边卓副会长建议强化专项法规及管理体系建设,明确电池回收企业准入条件,强化废旧动力电池流向管理,畅通退役电池循环利用国内国际双循环。
主论坛期间举办了“技能人才联合培养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并发布了“新能源退役电池绿色供应链技术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研究课题”、“《中国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发展报告(2024)》”、“2024年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领域优秀技术成果”等系列重要成果,相关成果在服务产业发展和奠定产业基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题报告上半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主任池程、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中心智能室总工李成、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杨子群、匈牙利恩特循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Aleksandar Džombić、浙江华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鲍伟,分别围绕产品数字护照技术、公交客车以旧换新、产融合作、海外回收借鉴、全球化布局等领域作了主题报告。
下半场,吉利汽车集团战略规划中心推进系统规划专家崔权,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政策研究经理秦奕东,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船用电池解决方案总监郑碧,江苏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甄爱钢分别围绕整车循环制造、新型储能产业、电动船舶产业、两轮电动车退役回收等领域作了主题报告。
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专题展示在大会期间同期举办,浙江华友、厦门钨业、绿能环宇、深圳众迈等多家企业参加了本次展示。近年来,我国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快速发展,此次参展的企业展出了最新技术成果及创新模式,更为直观地展示了我国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取得的显著成果星空综合(中国)官方网站,。
本次大会为期三天,同期举行一场座谈会、两场分论坛和一场专题展示活动。大会受到行业广泛关注,主论坛现场氛围热烈,座无虚席。展望未来,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作为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与纽带,将继续发挥平台作用,联合政府、行业和企业资源,汇集各方经验和智慧,充分研讨并形成共识,助力推动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构建及产业绿色健康发展。